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

尾牙及打牙祭的介紹



  尾牙俚語「食尾牙面憂憂,食頭牙撚嘴鬚」,這開端「ゲエ」是「衙門」的「衙」,或是「牙齒」的「牙」,哪個正確開始爭論。可是結論是沒有,最後檢視種種文獻,都沒有收錄,保留了幾年,又成為話題。此時,有人舉小說『儒林外史』有「牙祭」文字,「牙」是正確的。可是「牙祭」與「祭牙」是相反的,
(舊春行事)
「臘月十六日街衙各舖祀土地神醴備極盛○謂之尾牙○以前二月二日為頭牙○蓋此然  飲牙戶及來春去留夥計而設○好事者作詩○有一年夥計酬杯酒萬戶煙謝土神之句」(葛瑪蘭誌三六0頁)
    「祭牙」今書為「做」牙或「作」牙,史家連雅堂在三六九報第六十六號「臺灣語講座」記祝衙  祝衙猶社祭也。
         牙祭 工商家對於夥友學徒佃作之繕食。恒以日初二十六為當葷○始具肉條。此語似始於楚蜀。

尾牙

土地公的生曰,在夜裡進行最後的店員慰勞,稱作尾牙祭。如頭牙般的豐富宴會。舊慣是店員雇傭期間,滿一年,來年決定新的雇傭關係。沒有雇傭關係,不出席,店主在散席時暗示明年不再雇庸。他們在此時是重大的關頭,無法如食頭牙時撚嘴髭,面容憂愁。



尾牙:十二月十六日稱作尾牙,一般商家與農家祭祀神明,傭人、僕婢也饗應,還有增加薪水,原本臺灣每月二日及十六日為做牙的祭神。二月二日特別是頭牙,這年最初的做牙,最終的十二月十六日為尾牙,即最後的做牙。臺灣人每月二日、十二日、二十二日,或一日、十一日、二十一日有此風,三期分作決算,內地人不稱作晦日,特別現時有很大的變化,成為內地風,這種已不進行,只最一年最後的決算日二十二日為尾期。首先,內地人的大晦日,是當天午後十二時,進行商業行為的決算,之後為來年,當日店結束後,商家主人舉行盛大宴席。

打牙祭

每月請壻牙祭兩次,必期豐盛。……大抵牙祭由來起於市僧販夫,每月朔二望六,為酒食以酧神賜飽飫,家人因而分惠女婿。

初二、十六日買酒肉祀神日燒牙祭。

舖戶皆祀財神謂之黑虎元壇趙公明元師,每月初二、十六日祭以酒肉名燒牙祭。

每月初二、十六必有牙祭,享馬神,亦以犒馬夫也。

每歲元月二日為商家牲醴祀神,謂之起牙。十二月十六日倒牙,皆酒食宴飲視常月為特盛。

一般農民極少華靡之性,仍存古樸之風,布衣蔬食菜羹,每月食肉兩次,為打神福,又名牙祭,無力者猶不能辦。


朔望酹神曰打牙祭,酎勞牙儈曰打各市,文字乞假曰打抽豐,兩家結婚曰打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