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0日 星期四

東鄉實,〈帝國的農政與植民政策〉

 

東鄉實,〈帝國的農政與植民政策〉

1

雖帝國面積不過二萬七千餘方里,位亞洲東邊,綩蜒,從北延至南,以據在寒、溫、熱三之間,在此生育萬種作物,日本民族在此建國以來三千年,遇國家益益隆盛的機運,然而與宏大宇宙相比,不過是渺渺粟粒的孤島,在此五千萬的生靈,正訴食料的缺乏,歲歲年年從海外進口不少,政治家為此定下國家百年大計,執行調和新潮流的政策。

惟,作為國家最安全強固,是經濟獨立的國家,而在此經濟的觀察,我們將國家區分為三大別,即食料、原料、製作,全部在自己的國家生產,有剩餘則出口至他國,最好的經濟獨立國,在三者比較多量,在自己的國家生產,有幾分進口,且比出口少,進口食料、原料,可說大概接近失去了實際的獨立。在通觀今日的世界,如第一的的國家大多沒有,唯不過類似美國新進氣銳的國家,而我帝國實位居第二位,近來人口激增,食料生產無法伴隨,今正降到第三國家,在此,農業振興,是帝國眼下的急務,農政設施,實在可說是國家死活的問題。

論者或以帝國的勢能類似英國,直接稱之東洋的英國,唱導以工商立國策略,實不得不暗譏此事理。英國無視農業,專依工商業建國,執著自由貿易主義,尚且能成為世界最強的國家,他是世界第一的植民地,及有軍艦及商船,而沒備此必要條件的帝國,如直接唱導英國主義的自由貿易,實在是有誤導國家。我國原本經濟與心界共通,相信有利國家的分業,非主張絕對的經濟獨立,食料或原料大都全部仰賴海外供給,實在對國家存在產生危機,特別在戰時可以見其然。

2

南北戰爭杜絕綿花的供給,其結果是給與英國北部製作業一大打擊,適切的說明國家分業的弊害,所謂「綿花的饑饉」(Cotton famine),在經濟史上特筆大書,其次作為工業國,困難一事,不容易得到產品販售通路,今文明諸國,汲汲追求產品出路,英國曾佔有工商業的獨佔權的時代,要壟斷其販售通路及利益是不容易,若是期望工商業的興盛,首先不可不計國內農業的發達。想要求得原料及販售通路的安全,不可否努力取得海外植民地。

農業保護政策,是近年世界列強所唱導,重商主義的開祖英國,主張農業復興之必要的政治家及學者輩出。如マルテヰン氏,著有英國農村頽敗論(The ruin of Rurnl England),論及英國農業頽敗是莫大的災害,從此弊害,想要求英國,提出不能不挽回農業。在此,農業保護政策,可謂世界共通的大政策,因此如帝國亦要農工商鼎立,不可不作為國家之大本,計畫農業生產有二種方法,一是增進耕地生產力,一即擴張耕地面積。因此,一國農政設施,不得不論及此兩途,而以帝國農業實況來徵驗,開國三千人,專以農作為立國大本,大概開發有利的農耕地,今開墾的地餘地已不多,在此帝國農業政策,一是努力增加耕地生產力,即如鹽水撰,如短冊苗代,如正植條,如驅除害蟲,或普及肥料,不能不以此目的來進行,唯只是耕地整理一事,要與增進生產力,一起作的事是計畫擴張面積,雖此一手段,應是透過全國全部施行,不過尚僅得增加十萬町步,而農政當局者多年的勞苦,雖可多得,如此小刀細工的農業政策,要救本邦農村的疲弊,,是不可及的夢想,在此想要改革本邦的農業政策,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可不努力樹立根本的農業政策,然而根本的農業政策是什麼呢,即是農業植民政策。

按統計,本邦農業一戶平均經營面積,僅不過九反八畝,即以未滿一町步的農耕地,資以一家五口之生計,實本邦農業之現況,甚至過小農家,在世界不見其比,而所以農耕地來說,一是不只農村人口過多,伴隨農耕地面籟,結果所謂人口對土地的關係,是不得其宜,原本農業是一個人事業,其目的與營利,與其他工商業無異,因此要合理的農業,且有利可得,首先不得不提供生產要素即充分的農耕地供給,

3

然本邦農家經營面積,僅未滿一町步,到底無法充分經營獨立的事業,在此,本邦的農業,不得有適合的生產要素之配合,為此達到萎微不振之極,經濟上陷入極不安的狀態,因此改善耕種的方法,想要增進生產力的農政手段,只是增大了生產費用,無法看到個人經濟的發展,郤造成農家很大的負債,不得不成此弊端。如此,實在是國家之凶事,而所以以耕地不足的結果,可明白今日之急務是擴張地,農家一戶經營面積是以多少町步最適合,,未可速斷其限,須不可不給三町步的農耕地,然三町步與現在平均面積九反八畝相比較的話,實在是三倍之多,要給現在合部農家平均三町步的農耕地,以經營的農業人口,應足為現在人口的三分之一,現在農業戶數約五百萬的三分之一,即一百七十萬戶可以經營,故有三百三十萬戶一千四百萬人的農業者是所謂的過剩人口,這我們相信最適當的,主要農業經營人口約三倍的耕地,現今經營同一面積的農地,其利益亦只是三分之一,或不過以下,可想到農家困難之處,昔羅馬為滅亡過大地主,鳴呼我國不能期望勃興過小的農民,因此為了健全本邦農村的發達,以期國家永遠的安全,須移殖農村過多的人口至他地,計畫土地的合同,土地對人口合理的關係,無非是他們農業者的適切經營面積,在此開始各種的改良事業,可奏其效,沒有堅固根本,豈可繁茂枝葉。

如此,植民政策實是本邦農政上重要的因素,以前農政當局,如觀此,實在是可謂國家的不幸,而植民政策有國內植民與海外植民,因此,,我們不得不先有國內植民政策,然而考量本邦實際的農業,農耕地開發的剩餘地,除北海道及其他二、三地方,是僅極少的土地,學者或有說法,本邦農耕地他日倍增是不可能,只是計算數字而已,我們將來開發農耕地,約達到二百萬町步,因此農村過剩的人口,年年增加,調和七十萬人口,今後六十年,達到一億有餘,想要安全我同胞,今日不可不提出海外植民政策,即海外殖民實是本邦現時唯一農業政策,而植民政策是本邦農政一大要素,本邦農政學鼻祖,佐藤信淵翁在七十餘年前,已有此敘述即是《宇內混同秘策》。然,論者或有唱導小農之利,本邦今日提倡小農的學者不少,然而如此,只是未嘗不是誤解小農在文字範圍。

頁四

即欲從直接歐美諸學者的說法,產生謬誤。ジエームス、ロング在其小農論(Small Farmer)二○「エークル」的小農是如何經營,且應詳論合理的經營,然而論者以小農稱呼的二○「エークル」,即本邦的八町步,以五反百姓,與普通本邦小農相比的話,實在是雲泥相違。然而小農有利論之說,直接應用於本邦小農,主張有利小農的主張學者很多,吾人不禁一笑,其不消化的學識,又有論著曰:想要預防農村人口減退,欲給下層農民土地,小農者可持土地,又有論者說農村眼下急務是興起副業,然而如此,只是不過彌縫一時的政策,而科學進步,作成土壤,設棚階段,以增加耕地面積,主張本邦農業不足悲觀的學者,不得禁一驚,除缺乏吾人常識之餘。吾人原本如唱導一派論者,不得不信本邦農業不根據植民政策,是無法發展之期,農耕地增進的手段,而興起了填土埋港灣池沼等工事,如信淵翁的《內洋經緯記》,即論述此點,然而未足以調和本邦人人口增加,因此想要根本的解決之道,而不可不在今日出海外植民地,唯在其場合,不能無兵力,這不過是其一手段,然而要移植過剩人口至何地,當然是不可不討論,而我們先生公布一書《日本殖民論》,本邦將來植民地,不可不論述滿韓兩地,如北美其他海外移民,遂非國家萬全的政策,早晚變之,向其他方面,不可不為其目的,果然北美及加奈陀的排曰,興起猛火之勢,如實民族主義(Naionalism)統一世界的思潮界,在今日是必然起得現象,又不足為怪,況只洗白人之血,非日本民族之天職,近來(1907ニーム(S.Neunie)著一書《The Asiatic Danger in the Colonius》,亞細亞人在植民地不及危險之論興盛,出此思想,特別在トランスバール,近來同英國植民地禁止印度人入國,其理由可知道,表白白人種之愚笨,可謂近代一大思想是佐藤信溫翁《宇內混同秘策》,論及世界統一,首先發展的順序,一是取下北方樺太及黑龍江沿岸,南下滿洲,一領朝鮮奧滿洲相應,

5佔有臺灣作為南清發展的基礎,一定菲律賓為根據,作為南洋重鎮,南北相應,確實領有亞細亞大陸,吾人根據此政策,確信其他無適當的殖民地,信淵翁亦如吾人主張,明白其經濟、農業的發展,作為理想,即翁在黑龍江一帶缺乏五穀,為救住民大困,搬出奧羽及古志諸州產出剩餘米,曰「移有餘,求不贍,則產靈之法。」進而救濟滿洲住民的食料不足,曰:「人類悉天地之子,愍恤人類艱於粒食,故遷皇國有餘,救彼土之不足,原本奉行天意。」翁世界統一的植民政策,一是經濟的,以我有餘補彼之不足,施以極至人道,即翁帝國主義的經濟也是人道的,且其政策非侵略的農業植民,作為南洋經營策,可明白「年年遣五千人,經略,漸漸植人開拓的話,數年之間,南洋數千里之地,應悉入版圖。」「夫畏經濟大典,以產靈之神教來作為,是救治萬國養生之法,然而拒絕此,是天地之罪人。」翁的抱負是將心界民臣一視同仁,以救濟之,而若拒絕之,最初加上在他們的頭上一刀的意氣,且其政策是以經濟大為基礎可明白,即翁的農政策是世界的,其先見實在是令人吃一驚,而在七十多年前,講述領有滿洲的必要,「皇國適當征服滿洲,得知非早晚之事,雖終為皇國所有,無疑者。」敘及至此,可以歎賞其遠大的見識,翁論述兵力的必要,只是不過實現和平政策的一手段,「唯憐殺其人,不用三銃的偉器,要撫諭其投降。」翁最後以不用經濟、兵備、地理三者併行,宇內混同的大業,到底不可以得到成就。余在現今本邦,農政局還未履行信淵翁的農政策,令人感到遺憾,時代在進化,世界的思潮之一是實行殖民政策,在今日國內人口已激增,缺乏農耕地之下,訴諸海外發展的必要,設置農政大本於植民政策之下,努力心界設施,相信為國家百年大計。

信淵翁在七十餘年之前主張世界祕策的第一步是領有臺灣及樺太,及保護韓國,並在滿洲的關係,實現已有頭緒,獨農政萎微不振,只是如甘於重箱的政策,履行形式,不行實質,其次以劍、鍬,實非植民政策之大祕訣,今內國的產米,無法充實國民需要,

6

得加以海外輸入日多,信淵翁所謂不得以餘米,施以彼之策,替代之以過剩的人口,移植農民至彼之領土,努力開發物產,一是調和母國之人口,不可不以貢獻經濟界,世界或以即農業植民的發達遲緩,其利益非較大之故,以商業的植民為理想,如此是迂愚可笑,古代フイニシヤ與カルセージ的植民地為何亡國,近代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的植民地為何衰微,其一目的在商業的營利,農業是經濟的根源,農業開始盛興,則工業興起,礦業興起,商業興起,因此想期望植民地永遠的發展,首先不可不根據農業植民政策,特別是稱得上是史上奇蹟皍度統治,今日將來變調,暗雲漲至天之一方,埃及政界亦變的危險,漸漸不得不懐疑資本的植民政策基礎強固,因此想期望永遠發植民地,宜將過剩農業人口移植進行農業植民的經營,不可不出以扶植民族的勢力為政策。我們多年的主張,但今拓殖會社關係的法案,在經帝國會的協助,看其創立不遠,運用得宜,必然可俟韓國經營發展期,モムゼン博士論羅馬史説:「由軍得所,再由軍奪,獨由來耜而獲。」蓋可謂千古不拔至言,剣只是一個手段,在劍之次,以鍬來做,實為我國植民之理想,一振劍,不如一挺鍬,相信是植民地統治的實狀。

我國本島統治的手段,相信這是可為一事,不可不出本島農政的方針,本島面積僅二千餘方里,耕地面積又不過僅六十餘萬甲,將來沒有宏大開墾的餘地,如吾人嘗論,在此,本島農政的前途,沒有太多期望,如此不外作為臺灣本位的理想結困,然而若期望永遠領有本島為目的,不可不以本島農政大本作為世界的,吾人非單單以臺灣使命在本島開發,從以上而有大使命,所謂信淵翁的宇內混同,相信是作為一政策的發源地,不可不構想全部的理想,在此本島開發必要的農政設施幾外,不可在各種經營,無如世界級的農事試驗場設備,要貢獻世界的學術畍,必要開設其他世界的植物園必要的,特別在本島設置關於熱帶植民的高等教育機關,教育母國弟子,努力培養人材,以應他日的需要,進行適當的事業,同時,設置大農經營為目的的模範農場,示範熱帶農業,他日應用

7

試驗,當然國家的設施可稱為本島農政上的要義。

以宇內混同作為農政的大根本,佐藤信淵翁實為本邦農政學的開山祖師,然而後世許多農政學者,沒有繼承翁之意志,農政當局又只在乎細事,沒有國外的眼界,實是本邦農政遲緩發展,相信海外膨脹又不如意,然而只是危及帝國前途,吾人所有大的植民政策,在將來,相信有偉大的成功,不可不盛行植民移住,而日本民族的子孫散布到宇內,白雲悠悠,天地無窮,天涯海角任何地方都是我民族移住的地方不是嗎?然而,民族發展造成國家的膨脹,北美合眾國三分一,不拘有徳國人的血統,為何徳國沒有什麼貢獻,又我在布哇,有七萬移民,而國家勢力又十分薄弱,因此我們將來的發展,是支配弱國或下等的種族,不可不向文明程度低的地方,而若植民的困難,首先移民,他日形成植民地的基礎,即植民是否植民,將來盛行移住植民地,吾人只是賣作白人的勞動力,不採這種永久的植民政策,唯透過永久的椬民政策,在此調和農村人口,本邦的農業或經濟的合理健全發達,國家的基礎日益強固,至完成所謂內充外申大政策,如此植民政策,是本邦農政一大急務,如此設施實為國家盛衰的根源,因此農政當局宜帶《宇內混同祕策》本旨,努力樹立世界的農政策,以不可不期望國家的發展與民族膨脹。明治四十一年四月十八日稿

112.3.30

2023年3月20日 星期一

東鄉實,〈移民政策與植民政策〉

 

東鄉實,〈移民政策與植民政策〉

1

太平洋的彼岸,加州一角,一度排斥日本移民聲起,移民問題,的確是帝國外交上的重大問題。在此,本期議會小村外相的演説中,論及本問題。對此,可見政治家及學者的評論。余輩作為本問題的研究者,披瀝愚見一端。

植民事業經驗少的我帝國,舉上下多不知植民,「植民」與「移民」混同,議論比比皆然。可是,不知兩者自區別明瞭。即以植民為永久的目的,國民團骿,離開本國,在海外渡航,必要與本國有同一的國性,且渡航地的住民,從本國的人民,成為下等的人物。然而,移民不必要帶永久的性質,當然「時」的長短,渡航地文明高低如何,不僅在此無法論,與本國同一國性是沒必要。

如此,兩者區別判明沒有關係,世間所謂學者若是政治家,只是將之混同,「北美是本邦唯一的植民地」的說法,真是不能不譏笑的黑暗事理。每年每年,數十萬的移民,從海外各國向合眾國,如一時潰決的長江大河,滔滔入侵,從移民的本國來看時,不是「植民」,不過是「移民」吧。因此,移民是單純成為「移住者」,非「植民者」。メヨー、スミス雖是北美獨立前的移民成為了植民者,獨立之後移民,即是移住者,非植民者,為何如此,有一例可以知道兩者的區別。因此,我們「植民必要有國旗,移民是不必要的。」有這樣的說法。

植民與移民兩者,有這樣的差異,移民政策與植民政策的話,又非自己有差異,小村外相在議會,戰後,帝國地位改變,經營事業的區域擴大,我必要在此方面集中民族。因此言明非散布在遠隔的外國領地。我國人,在外相堂堂植民政策之下,不知期望民族的發展,或單單一回在北美移民限制下,了解國家在植民方面進了一步。而,我國人已在數年前,將來遂行帝國的國是場合,相信苦於人口不足,我國在海外移民政策或範圍,不用說,絕對是國家執行的大方針。」在東亞的呼籲樹立植民政策,(參照拙著日本植民論),今國家想要有此方針,我們感到有些快感。然而,或有人論在滿韓及樺太有其必要,多少有資本的企業家,非勞動者,勞工是原居該地的土人,且以無數低廉的價格,得到工人,論述從內地無供給的需要。非認同國家的移方針,不用說只是只是混同移民政策與植民政策。我們只是回應資本家的要求,供給肉體的勞動力,期望發展民族,不足以移民政策。宜在植民政策下,不得不確立永久的民族基礎。在此,對北美及其他移民,對滿韓地方的移民,全然不能有差異。即前者不過是單純「移住者」,後者代表國家的一部分,是謂「植民者」。然而,論者對後者,尚與移民有同一見解。即在滿韓地方,宜必要資本家,如勞動者,使役土人,我國人所謂滿韓移民,在北美及其他移民,徒只是賣勞動力,非以其工作薪水過生活,在獨立自營中,移植小農者。即與論者對滿韓地方政策,有不同見解。論者,在滿韓地方,有多少企業家,認為沒有勞動者的必要。然而,在植民地的企業家,論述是必要的,有不健全資本的投譏企業家,往往防礙植民地發展的進展。寧可如赤貧如洗的植民者,不少是勤勉努力開發,成為巨萬富者。近來,我在北海道,可以看到成功的開發者,多不過是無資力的人。而且,現在渡洋至海外的移民者,稱作資本家的極少,又非全無資力者,有一些資金,如乘船費用等其他移住必要的金錢,若資金不得不有信用,因此到滿韓地方,不能不信其講述有充分獨立自營之道。即到海外,空作白人傭人,從賣販勞力,寧可帝國植民地,將來到植民地,在國旗帝國保護下,自己執鍬,開發自己的命運,同時形成國家發展的基礎,若沒這樣的優點,而成為一般的勞動者,當然可以使用土人。

在滿韓的經營,移植一個母國的農民,在自作的中、小農來經營,以扶植民族的勢力為目的,根據農業植民政策是必要的,非只是滿足出稼移民。今滿韓的經營,漸漸有顯著的功效,

只是改善政治機關,興起了教育,如作為文明設施,沒有萬全的政策。因此,為進一步百尺竿頭,吾人的農民移殖大政策,如論者所云,不依資本的植民政策,宜以移住的植民政策,非不期濟植民地不在主義之弊。的確,或以一種使命作為生活的所在地,相信可以看到將來大活動,若以同會社,只以資本貸付為目的,傾注農民移住為主力,寧認同會社存在的必要。我人在國家給與很大的保護,成立同會社,體會植民的大根本,以期望完成農民移植的大事業。

北美移民的限制,應得其當與否,我不只不欲論及,海外移民,主張給與積極的獎勵,在滿韓投入許多經費,確立該地為永久植民政策,期望農業植民的發展,非無法定下大帝國建設的基礎,以吾人移民。不能贊美海外膨脹唯一手段,我們為民族的膨脹(National Fxpantion),更想要為世界強國(Word Power),非靠移民政策,而不能不俟植民政策。今日移民政策,並是個人運動,非社會運動。移民目的是透過植民政策,非擴大本國的權力,不過是移民者各自的經濟及社會狀態提升,試從我國在布哇的移民。其數為七萬餘,雖有全島人口二分之一,對我帝國權利有多少。在北美合眾國三分之一,有德國血統,但德國對美國的地位又如何。這不外即是移民非植民結果。因此,我國空壯年有為,到海外,宜以重大目的,或集中地方的優勢。

今日列強競爭於植民地的經營,在東亞天地,成為世界重要地位之秋,國家宜訂定永遠不變的國是,確立著實穩健的政策,相信非無法講國力發展的方策,且說明不能混同移民與植民。乃草書本論。

明治四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曰在臺北停車場迎源成農場的內地移民講述

112.3.20

2023年3月19日 星期日

東鄉實,讀書道

 

東鄉實[1],〈讀書道〉

22

我不抽煙,也不喝酒,當然圍棋、將棋,撞球、高爾夫都沒有興趣,是沒有用的人。我是不知享受聲色樂趣的人。可是,追求強烈的樂趣可能是讀書。

我從明治三十二年至三十八年滿六年之間,在札幌學校求學。不用說札幌半年多,早晚都是雪的世界。這對青年學徒,不知是如何痛苦的。這時,還沒有滑雪,冬季戶外運動只有溜冰。因此,冬季時,學生們都在室內時間很長。學生們都圍在暖爐旁,互相談史,說文學,論宗教等,沒有的話,一人靜靜的享受讀書的快樂,不外由二者選一。札幌農學校多出風雲變色的人物,從農學離開的人才,相信是這個原因。即我的讀書癖,不用說自然的感化。

我的學友們,專精下圍棋及將棋。可是我對這樣要注意小細節的技藝是無法達到的。因此,他們的遊樂不止,在其側展轉,閱讀書籍。當然,不用說是自己專門之外的書籍。

我是閱讀多方面的書籍,可是如リヒテルベルヒ所說「多讀使人驕慢,且衒學的(形式學者)」,不只深深戒除,ベーコン說「讀書是滿足人,建立意見交換的人,著作是正確的人所創造」,要不懈怠的注意。

我受到培根的話啟發甚多,單單讀書是還不足夠的,在所讀的書為基礎,繞著著作開始,讀書的真正價值才會出來。

基於這樣的信念,我讀書的場合,必定一個目標,歸納讀書全部的結果,專注在一個著作完成。而且,

23

這樣的努力最初的果實,呈現在畢業論大,根據諸先生的勸導,以《日本植民論》為題,由東京堂出版是在明治三十九年春天。

我的《日本植民論》原稿,由東京寄來,此時到臺灣赴任,近來在臺灣官場生活十八年,依然只是讀書。

臺灣是熱帶,與札幌相反,半年是夏天。在炎熱的臺灣,俗務很多,作為小官吏生活,持續讀書,是有點困難的。可是,沒有任何興趣,我依然只有讀書的樂趣。這仍是一種消暑的方法。我們一度決心努力的話,任何暑熱,還有任何激烈的工作,都無法奪取讀書的欲望。我在臺灣作為公務人員,當然有自己的任務要達成,作為樂趣,持續讀,也書寫。

進而,我乘坐船在平靜的官海,踏入波瀾多的政界,是在大正十三年春天。近來,已十有七年,埋在政治生活,只有讀書沒有捨去,持續努力下去。

「最近忙,沒時間讀書」,是一般人常說的話。可是,忙中有閒,全部的事物是要有什麼心態。在忙時,不應該沒時間讀書。沒有想讀的心,就算空閒也不會讀書。在忙時,讀書的空閒如在電車中、汽車中,任何地方都可以。有這樣的心是人生特別必要的。思考自己從以前到現在,實際上讀的書很少。可能是政治生活很忙與年紀的關係。可惜,在學生時代與壯年有障礙是事實。這樣是不行的。

カーライル湯瑪斯·卡萊爾告訴學生「要成為熟練的讀書人」,不只是學生,全部人都必要是熟練的讀書人。特別是忙碌生活的人與老人,成為熟練的讀書人是比任何都重要的。

今日我國的行政事務不辰,政治還十分低調,是沒有任何理想與哲學,因此我國的政治家與官僚讀不足夠的書。因此,無法要掃除官場蔽端及提升政治,是無法達到目的。

モンターグ女吏說「讀書不是便宜的愉快,還不如永續快樂」,實在是如此。讀書的快樂是四民平等,且永久的。

24

享受如我是貧乏的政治家,都不輸他人,可以充分欣賞這樣的快樂。

可讀書要特別注意的是「讀書,不讀斷掉的書」,因此重要的是「讀自己」,クオールズ說「不只讀書,也讀人,在人中特別要讀自己」,讀人是最必要的,特別是讀自己,比起任何修養都重要。

六十學寫字(諺言:指做任何不嫌晚),我因此依然讀書,讀人,特別是讀自己,一心修養,精進。

112.3.15 3.19一校



[1]東鄉實(1881.11.12~1959.7.31)

日本明治至昭和年間的著名農學者和政治家。札幌農學校畢業後曾留學德國柏林大學,學習殖民政策學。1904年回國後出版《日本殖民地論》一書。於19217月至1923年期間,歷任臺灣總督府囑託、調查課課長。歸國後,連任8次眾議院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