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 星期四

牡丹詮議

 金田鬼一,〈牡丹詮議〉,收入《學鐙》第四十六卷十一月號,194211

11

    我的藏書是很貧弱的,在這個夏天一定要試著久久整理,一部分的書,只花四、五天,整理藏書,所花的時間與體力,在整理時拿起書來讀,是個大原因。打開漢字與假名混合的書,只是打開看,內容在眼前山現,而引起注意,橫式文字很小,明確而集中,人的眼睛是橫看,這是不行的。(中國讀書人的話,漢字只是直排列的書,可能偶然看到,而大略記載。萬一,不使用一個漢字,使用字音假名的新制定,書寫只用假名的文章,不加上句讀點印刷的話,任何國語的大學者都會發出悲鳴,沒有錯的。與此相較的話,橫文字的方式是感謝嗎,無法理解。)翻閱書籍,在個別地方畫上重點的線。只是享受返讀的樂趣,以前沒興趣的個別地方,今天也沒必要注意,畫上重點線。如此雲散霧消,坐椅子靠上腰,往床上盤座,永久的夏天不知不覺就過去了。總之,不涉及整理,感到不愉快,之後閉目而眠,實際上是道樂半分的低迴時期,意外有收穫,我認為誰都有這樣的經驗。可是,有如反芻動物般耽樂性的念書,不是所謂讀書法的原則。以前,我與圖書館的關係,

12

抄錄書時,有ハマートン的讀書法鐵則。Philip Gilbert Hamerton(1834-1894)”The Intellectual Life” “Human Intercourse”,我們昔日學生時受到馴染很深的英國文人,有這樣的鐵則,「讀書的方法是要仔細思考,跳躍式閱讀,讀書學子,自己要必要作的事為不可放下任何一個地方,沒有關心的地方都省略」,必要推定自己的知性,自己是最好的,就這點而言,他人的指導是沒有用的。ハマートン先生沒有教的部分,累積讀書經驗的話,誰都可以作到,沒有特別的,根據所謂的經驗來體會,初步的年輕人,還沒有對國語各方面熟練的人,只用技術,是無法從心中來感受。更進一步,西洋書大部分,自以前就有索引,一八七七年英國Index Society所創立,索引是書與血肉的連結,利用索引是讀者的權利,同時,也是對著者的苦心答謝的義務,我們要大大的善用索引的恩惠,應練習ハマートン先生跳躍式的閱讀skipping,任何時候開始,Index-learning 的用語,出現在英語辭典是無情的。可是,既然書有了索引,就產生了「索引學問」,人有耳朵,產生「耳食」,國有道路,產生「道聽塗說」一樣,任何索引是沒有責任的。特別是「道聽塗說」是很壞的,從很久以前,孔子指摘,是古代的大前輩,今天進一步,不是開始說「索引學問」的好與壞。我們要感謝好的著者,要善用索引。可是有不完整的索引,也有好的完整索引,只是依賴這個,總之也要努力行動,蒐集知識,特別要注意,不能對孔子嗤之以鼻。

    今世上已沒醫學的大勢力之地「這時的年輕人在引用原時,用於辨論」。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在眼中成為目標。不絕於專門之外,親近皇清經解及其他的書,在老博士的眼裡來看,我這樣的門外漢

13

是有損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的偉容,特別是對原典無禮,不會錯的。原來如此,圖書集成是非常便利的書,沒錯的。結局,不過是原典傍線地方的大集成,研究者面對原典,要調查傍線與傍線之間,不用說是必要的。可是,所謂如索引的重要性來看的書籍,是感謝的,從最初一一的讀破根本資料,平田篤胤先生正式臥床是每月六天,一百數十年前開始,仍然是很好的關係,若平田先生在今天的日本,看東西關係的典籍,六日的的臥床,二十四個晚上在桌邊睡著,時間也不足。圖書集成是馬琴出生二年前,從清國運至日本,當然馬琴是看不到的,他以傾倒自身的精力,涉獵各種書籍,旁徵博引沒有不足。可是,精力絕倫的人在今世也有。如故南方熊楠翁,正是一個代表人物。馬琴是「新加入」,博學的程度是很可惜的。

    我的閑筆是加上「結尾」,參考馬琴與南方翁,而出了序,從大約半年前,埋首於雜誌,失去了機會,記下瑣末的一文。這是牡丹。宮武省三寫了《旅與傳說》是今年五月號以〈南方熊楠先生與八犬傳〉為題一文。宮武氏曾從南方翁「渤海和譯,或書譯成ハフカミト,牡丹是由フカミクサトイフハ這個國家繁殖,因此有這樣的讀法,出自何書呢」,接到書信,令甥笠井氏尋找中,出處(八犬傳第九輯卷之五十二),明確是喜悅移報至南方翁,渤海訓讀為フカミ,無法知道其依據的典籍,我在少年時代讀八犬傳,一起讀水滸傳,之後因為絕緣,沒有資格再說,總之馬琴以牡丹的和名布加美久佐作為渤海草,斷定延喜天曆左右,從渤海國運來。和漢三才圖會有「牡丹,本朝聖武帝時盛熐之」。依據年表,渤海國使初來朝,是在聖武天皇神龜四年十二月,翌五年(皇紀一三八八年)

14

正月十七日朝賀,或依據馬琴說法早二百年,此時可能已有上貢牡丹,牡丹原產地不是渤海國,可能在吐蕃(即今日西藏)。閱讀W.Woodvile Rockhill: Tibet(1891),有Bat’ang的產物中有Poeonia mowtan, Poenia albiflora。者是牡丹,後者是芍藥。牡丹何時移植中國本土,尚未知道,北齊楊子華描畫牡丹,最遲在西曆六世紀後半已在欣賞。牡丹的名稱為mu-tan,產地在Rat’ang。頭字的m,從最初的m嗎,原音是b,進入中國之後,改成m,無依花的命名年代來解決。タン以「丹」字來書寫,最初只移植紅牡丹,又以黃紫紅白在移植之中,只以紅色特別受欣賞,都是依據顏色。假定丹字是根據顏色的寫音,牡的字是Bod〔西藏人自稱自己的國名。發音是ブゥ〕的音譯,牡丹是Bod-tanブゥタン→ムゥタン,「ブゥ國的丹花,ブゥ紅色」之義不是嗎。

    牡丹的語源是缺乏的,很可惜,原產地的國家是以「吐蕃」的語源,今日尚未有定說,根據學者解釋有異,牡丹的程度是沒有辦法。即使如此,從フカミ國來的フカミグサ,在中國牡丹總之是ムゥタン,即使我國是認為ボウタン、ボタン。

    牡丹評議,在一兩年前我沒有跳讀的要領,只低頭的抄錄。近年中國仿效日本,反而引進「索引」,模仿歐美作「引得」,出現了引得的時代,日本編纂大部頭的漢籍索引,我這長年門外漢,也受到恩惠。特別是「索引學問」的形成,續牡丹詮議是首先要預訂的111.2.22

2022年2月17日 星期四

牡丹與芍藥的種類

 

頁二八

第三話 牡丹的種類

    牡丹是自古受到栽培的花,在其種類意外的有很多著名的種類,還有蒐集數百種沒有著名花的話,還增加了數百種,漸漸增加世人喜好的層度,

頁二九

而廣泛栽培,因此得到很珍貴的佳品,增加如菊花的種類,恐怕無法計算得出來邑,洽況年年增加出口至海外,競相製作出珍貴的品種,認真的增加種類,其中花是最主要的部分,是沒有錯的。

    原本牡丹的花,以前以牽牛花與菊花,其形狀沒什麼變化,而主要受重視是色彩的變化,色彩有很大的差別,白、紅、紫色,可是白色與紅色,紅色與紫色之間,顏色的種類極多,因此名稱也很多,其中間色一一計算顏色,有數百種之多,牡丹的色彩來算,一般增加光澤,則增加一層的艷麗,至於芳香是依人,決不能放棄其所好。

頁三0

主要,在形狀、色彩及至芳香,在栽培的時候,依使用肥料的方法,決無法不有如其他草花千變萬化,漸漸得到改良方法,不難得到珍貴的品種,現在牡丹的花有大至直徑七、八寸,或許將來有一尺或以上也不是難事。原本草花任何種類,當然有固有的形狀,依栽培的方法,有千變萬化,一般具備其特性,依栽培的時候,向右、左,是透過人的目的而有變化,牡丹較其他草花,相較之下,變化較困難,以前世間的人不講促進其變性的方法,全都是植物一度變化,

頁三一

變性是容易,一般具備的性,世人想到牡丹的變性,促使其各種的變性,因此得到珍貴的品種,這不是困難的工作。

    現今,一般認為新種的牡丹逸品,接著依序,舉其名稱與特色,此介紹。現今,在兵庫縣地田的地方熱衷栽培牡丹,其一株苗的價格很高,達五圓以上,便宜要五十錢佐右。

最好的新種

九重錦 濃厚紅色,淡色的層層花的逸品。 華之錦 色薄,爪紅藤色,多層花瓣。 御旗 花是濃上紅,剛好如御旗,鮮麗優美的八重花瓣。葉是綠色

頁三二

有黃色斑,沒開花時,可以看葉子。 旭光 在上紅色,爪鳶色的大層盛開,花梗也沒問題。 綴錦 濃紅與淡色的更紗。 養老錦 在法國,上本紅,爪濃紅,

以下(中略)

 

 

頁四九

以上所記載,至今仍在盛行栽培,此外不可忘了,現在所知有數百種的種類,右表中,重瓣的形容詞,有四、五邊以上稱作千重,右之外尚有寒牡丹是紅白紫的種類。

 

第四話芍藥的種類

    芍藥自古以來是與牡丹併稱,受到賞玩,因此種類也不是很少,近來出口海外,稀少的良好品種也漸漸增加,外國栽培在法國,

頁五0

從他地進口到我國的新品種,還有美國附近栽培很興盛,有了新的品種,牡丹芍藥原本產地,在我國漸漸提出改良策略,努力得到優良的品種。

    原本芍藥與牡丹同樣,從中國傳到我國,以前在中國珍貴品種很少,只是在學理沒應用於栽培上,因此沒看到改良的進步的痕跡,將來他們國民的覺醒,一起發現草花進步與發達。現今,栽培賞玩的主要種類在左方揭示。

花的品種

中略

頁六0

(二)法國優等種

    其次記載的種類是近來佛國博得好評的優等品種,花朵很大,色彩艷麗,不比本國的品種,這是從東洋進口後,在自己的國家改良,透過關於芍藥的改良方可以得到改良發達法,可以充分顯示。我國的改良者有鑑於此,漸漸奮發,這樣的希望在下面。

頁六一

法國花種 中略

右邊法國種類,大概一株價二圓五十錢至五圓,特別的品種一株十圓。芍藥一般比起牡丹,注重形態,加上千差萬別的色彩,加上優美的姿態,更增一層美麗,因此將來在製造新品種,要注意是重視形態。

頁六二

    原本牡丹、芍藥、牽牛花、菊花乃至「ダーリア」相較,形狀極少變化,將來在製造新品種,在重視色彩的同時,形狀的變化,也要努力,漸漸得到好的品種。

2022年2月9日 星期三

牡丹芍藥的生理

 第二話 牡丹芍藥的生理

    全部植物的培育之理,大體是一樣的,一般而言,應用於牡丹與芍藥,依據植物各種特性,特別草花其特性有顯著的差異,例如牽牛花與薔薇,或薔薇與菊花,其性

頁一一

非常不同,各花有各種的特性,牡丹與芍藥而言,大致就生理有敘述的必要,以前許多草花栽培家的缺點是不知一般植物生育的道理,全部的植物培養,必要是知道其生理,不然無法計畫進步改良。何況在集約的狀況下進行,必要多一層對各種草花特別性情的研究,敘說這樣對應的策略,對於草花栽培家,首先第一必要有心得,因此,我們先從一般的植物生育之理概要來敘述,同時特別是關於牡丹芍藥的生理,特別就這點來敘述。

   大概,普通的植物根、莖、葉,有各種特別的作用,就這點而言,任何草花也沒改變,不變的牽牛花

頁一二

般,特別要重視花與葉的變化,牡丹與芍藥主要是注意花的艷大氣品,栽培的方法也有異,只是說在生理上的變化。任何牡丹與芍藥的栽培,葉是如何工作,莖、根是如何透過風吸收養分,吸收養分是指幫助花艷麗的方法。必要的作法,首先接著敘述。

    首先,第一是葉子要如何作用,葉子透過植物取得,相當於動物的胃,植物從根吸收養分,利用葉的組織,依日光之力作同化作用,相當人體的血液,養液變化後,再於植物體內循環,再養體內各部,剛好如人體,先在胃消化食物,成為血液,透過血管,血液循環全身。

頁一三

接著,養大身體。

    牡丹、芍藥般美麗大朵的花,用葉來消化,來培養營養液,開始開花,因此葉子健全,沒有充分進行同化作用,因此花無法增加艷麗。

    葉子是作為同化作用,一定要進行日光作用,沒有接受日光,葉子無法進行同化作用,因此陽光不充足的地方,草花是無法開出艷美的花,然而,因為草花的種類,牽牛花與其他,只是欣賞花的艷麗,是重視變花,或顏色的變化,有時故意不得不在日光不足的地方栽培,牡丹與芍藥的花豔麗與色澤強烈,要採充分接觸日光,

頁一四

因此在花壇種植時,不可密切接近種植,因為葉與葉重疊,不用說互相遮住陽光,面對日光,而且空氣流通。還要詳細說明葉子的作用,葉子有氣孔是小小的孔,在空氣中吸入炭酸瓦斯,從根吸收營養液,蒐集合體,藉日光之力而同化,相當人體的血液,製作營養液。在進行同化作用時,要適當的日光外,水分與溫度是必要的,不適當的,決無法同化作用,在進行同化力極微弱,結果,無法產生營養液來養身體,全部的植物在冬季溫度低時,水份少時,無法生長

頁一五

沒枯死,也進入睡眠狀態,此時無法進行同化作用。

    換言之,進行同化作用,要有適當的水分與溫度,依各種植物的特性而有異,低溫度與少量的水分,可以得到同花,而在夏季炎熱之時則不行,草花在春季開花,也有夏季、秋、冬開花,所以要因應各種的特性,適當的溫度,牡丹有一種稱作寒牡丹,多在冕春初夏時開花,首先夏季開的牽牛花相較,適當的溫度不知要多低,在寒中開的梅花相比較,原本是要非常高溫,不用說一般春天早開的草花相較,要高溫。

頁一六

就此點來看,牡丹與芍藥要在日曬與高溫的地方種植。

    葉子是植物所吸取,如右方所述,是進行重要的作用,想要花美麗與大朵,首先要充分保護葉子,如人的腸胃衰弱,顏色變差,如人的胃的葉子沒有健全,花色就無法如期望。依草花的種類,有故意拔掉葉子,作為其他目的時候,普通的場合,必須保全葉子的健全,不計葉的健全,只是想要花的美艷,恰是緣木求魚,就這點要仔細考量。

    第二是莖的作用,莖對於植物,如葉與根的程度不是很重要的,

頁一七

只是作為養分的通路,枝與葉在空中高上,接觸日光與空氣即可,因此,根據植物,莖極短小,然而對草花支撐美麗大朵花的風姿,是十分不可欠缺的。美麗大朵的花,依靠花的莖與枝來支撐。增加其美豔,特別是牡丹與芍藥,花朵大,要有強梗的莖才行。增加其色澤,花的風姿,不能不高尚優美,培育莖,主要靠肥料,之後再述,用燻炭,使莖強壯,可以達到這個目的,還有莖枝沒問題,植入花壇時,不能過於密集,太密種植,有害於葉子,同時也害了莖與根,因此不用說結局是影響到花。

頁一八

要不害庭園的風致,不可忘記種植疏散較好。

    牡丹與芍藥疏散種植,以前沒有受人注意,這全是健全培育植物,來說是不可欠缺的,植物與動物不同,場所狹小,而無法往他地移植,預設生長後,葉子與根充分的擴張,必要給與土地,沒有理由可以容易見到嗎,要開美麗大朵的花,想要色澤很好,必須健全的培育植物,健全培育植物,必要種植於充分生育的土地,從來這點都不被注意,不用說很多都沒有覺得如此,從牡丹與芍藥來看,生長後枝葉相觸,無法植入土地。

頁一九

決不能忘了這點,無法開出美麗的大花朵,這可說是栽培上的秘訣,要充分注意。

    第三是根的作用,不用說根,主要是吸收養分,牡丹與芍藥是要支撐較大花與葉,特別是根在地中沒有強健,容易傾倒,還有牡丹與芍藥從秋至冬,莖葉枯死、根在地中維持生命力,根是貯藏養分的地方,結果後,同化的養分,一部分傳至根,根貯存營養,翌春,待氣候溫暖,貯藏養分而活動,開始長出芽,生育出來。

頁二0

    因此,牡丹與芍藥是利用根來吸取養分,有這樣重要的作用,關於保護根要特別的注意,特別是牡丹的根往往容易腐敗,主要是因為水分與其他的關係,如黴菌的繁殖,要預防這個問題,種植的土地要特別注意,之後要說用燻炭的話,沒有這樣的問題,燻炭全由根吸收,在根的衛生上有很大的效果,我沒計畫這樣的情形,從農作物的關係上來看,許多草花主,在對牡丹與芍藥的實驗,有很大效果,可以防止大部分的根腐敗,促使根系發達,結果是引起植物全體可以開出美麗的花朵,我還沒有多年的實驗時間,今日無法詳細說明,在其他農作物與草花的實驗,數年間對牡丹

頁二一

的實驗,從學理上來看,對於牡丹與芍藥有很大的功效,關於燻炭之後會說明大致情形,用於草花,我在初期數年強烈主張用燻炭,恐怕今後草花栽培上,要更進一步。

    主要,根是植物本體,吸收的重要部分,對於此事無法有新的說明,想要花的艷麗,首先很根要健全,根健全,適度吸收養分,葉健全,因此植物全體才會健全,增加花的艷麗,根是基礎,不計算健全的根,只求美麗的花朵,是沒什麼道理的,還要注意,是多數人在健全的培養植物,只是給與充分的肥料,

頁二二

給與充分的肥料,原本是必要的沒有問題,只是單單給與肥料,就能健全植物是錯誤的觀念,恰如我們人,只是滋養的食物,在其他衛生上,例如吸收好空氣,要運動,適宜的入浴,沒有注意,則無法維持健康,同樣在植物,生物只是施與肥料,在其他方面,沒注意如土質、水分、土壤中的空氣流通,到底沒法維持根的健全,植物特別是根的衛生,上最好用即是燻炭。

    原本,要植物根不斷絕,要呼吸空氣之外,會分泌一種有害自身的有機酸類,這種分泌的有機酸不斷絕,

頁二三

會多少傷害根部,在自然狀態下,土地中的空氣流通良好,不會成無害的狀態,有害時,傷害植物的根部,給與燻炭放置,不管土中空氣的流通,吸收到有害的有機酸,而導致無害,從根的衛生上,植物全體的衛生上,有極重大的效果。

   這是與主要的根與莖成為植物三大區別,此三者互相關連,使其健全成長,促進植物全體健全的發育,全部健全發育後,起初,生殖器的花開了,不計植物全體健全,只想開美麗大朵花是不行的,然而牽牛花與其他草花,單單是花有珍貴的千變萬化,特別是進而反應植物的生理,促進其變性,

頁二四

是很普通的,只是想得到珍奇的場合,是無法得到快樂,要協調其生理,朝向植物全體健全的發育。

    然而,牡丹與藥富有奇形的與葉,是奇特的珍品,故意限制其養分,或剪去一部分的根,摘去葉子與枝條,反應於生理的方法,必會促進其變性,在播種時,進行接木,促使其變性,限制外部的養分,根據反應在生理的方法,達到目的。就此而言,之後再述,只是描述植物一般的生理,應用此法,以達到目的,

頁二五

作為幫助。

    還有花的生理來說,必要對此描述,原本採自花採自原本的植物,單單結下種子,為了永遠存留子孫,不過是一個機關,花開不久,雌雄蕊交雜,結下果實,達到這個目的,開花的時代,原本是一時的東西,我們看到一時的花,是唯一對此有樂趣,是製作牡丹與芍藥的唯一目的,單單牡丹與芍藥的花是留下結果實的種子目的的話,是不及考慮艷美的花朵來看,牡丹與芍藥般艷美的花,從最初不一定是美麗的,牡丹與芍藥在中國等自古來種植

頁二六

,漸漸調查來看,古代牡丹花決沒有今日的大朵美麗的形狀,近代栽培度增加,提升了美艷與大朵的程度,從這裡有各種點來思考,不只是牡丹與芍藥,其他的草花也是如此,從以前至今的花,菊花、薔薇、牽牛花乃至菖蒲花,增加許多艷麗的的層度,現在當今流行如「ダーライア」極新的花,數百年前原產地的「墨西哥」的原野是很無趣的東西,然而人的嗜好是很奇妙的,一度投入現代人的嗜好,在各地栽培,快速變成美麗大朵的花,又增加色彩,成為今日世界的花,「ダーライア」在我國不知道「ダーライア」花,是被當作劣等的人,

頁二八

接著牡丹與芍藥最初也是極無趣的花,為了適應人的嗜好,改良其形狀與性質,成為美大豔麗的花,過去與現在如此,然而將來如何呢,漸漸植物生理上有了進步,在栽培上研究的話,可以斷言只是研究增加牡丹與芍藥的美麗大朵的層度,是無法得知的,現今增加色彩已非常進步,實際是得到氣派的東西,將來不用說還有帶來美麗的色彩,花朵大至直徑一尺以上,這決非遠久將來之事,總之,花是植物之中最容易改變的部分,隨著培養技術的進步,具備氣派

頁二八

的變化特性,將來草花栽培者以植物生理的原理,巧妙應用實驗上,是沒有遺憾的。牡丹是永遠的花王,作為東洋有名的花,在世界成名,決非困難之事。

    還有植物與其生理的關連,牡丹、芍藥與溫室的關係,可以永久來談,將在後面敘述。111.2.10


 

牡丹芍藥之美

 

井上正賀,〈牡丹芍藥之美〉,《牡丹芍藥培養法》(東京:大學館,1912)

頁一

美依花為代表的花,牡丹是達到極致,不是過言,過去日本提倡「花是櫻樹,人是武士」,櫻花的確代表花的一面,櫻花是一齊開花,在這點,所謂櫻色,是可愛帶點淡淡的紅色,在花散落之際,是潔淨,這點是與我國民性協調,值得世人所稱讚

頁二

然而,用手採數莖的花,難以割捨的風情,是沒有錯的,值得誇讚,如此氣高、艷麗的牡丹風姿所不可及,還有菊花是我國國花,從以前至今曰,廣受我邦人的嗜好,培養重視。盛開於我邦的花種類很多,不及此花,晚秋百花漸衰時,清楚是以艷麗的姿色出現在花壇,呈現實際是如萬花之王,然而千紫萬紅隨意開放放的晚春花園,大花瓣,色澤艷麗,或是花姿堂堂獨束一枝,牡丹華麗之姿,沒有顏色嗎,菊花是裝飾晚秋的花王的話,牡丹是裝飾晚春的花王,然而單單就艷麗這點來說的話,牡丹是萬花之王,

頁三

確實是可說備有萬人所推的品性。

    大凡,依世人喜好花的種類,有些是這個時代人心的傾向造成,人不能只喜好珍奇的花,只因為美,沒有愛花,在千差萬別的數類花中,其特徵沒有任何與國民生協調,只是一般廣泛的賞玩。例如,近年頻頻流行濃豔的西洋草花,或「ダーリア」天竺牡丹最近數年間非常之勢,漸漸風靡於園藝家,以前古代清淡的菊花、蘭花、櫻與牽牛花在我邦民間擴展,對照之下,可能我邦人的趣味漸漸有了變化,即過去時代清淡的趣味,替代的是更加濃艷的趣味不是嗎,不計時代的要求,影響了對花的嗜好。

頁四

    如茶由咖啡替代,又如日本料理被西洋料理所代替,早晨香的山櫻花,由在熱天開的濃艷的牡丹所替代。我已因時代的要求,斷言從櫻花,從菊花,轉向牡丹,這樣的趣味沒有傾向國民的話,不免有劇烈的生存競爭成為劣等者是可以確信。人人賞玩花,不只是給與有閑人士的安慰,視為僅是老人、婦人兒童的玩弄之物,在歐美各國劇烈生存競爭,草花栽培進步。過度激烈的消費活力,如芳香強烈的飲料來安慰,疲勞的精神用芳香高貴的香水香味,與濃艷的花來安慰,結果芳香的飲料與濃厚的食品與濃豔的花朵,

頁五

有足夠力來安慰過勞的精神,若是要求時代的變與過勞的精神,作為安慰之用,有一種力量濃豔的草花,聚集這個時代,成為一個目的物品,是沒有不可思議的嗎。

    不用說,牡丹聚集時代的趣味,陶淵明般的隱者或者賞菊,主君的馬前殺死是無上光榮時代的武士,是喜愛櫻花吧,認同個人,成為個人本位,激烈的生存競爭,在世間忙碌的人,趣味是變得濃厚的時代,菊與櫻花在夏天如放入綿花的衣服,在冬天如沒內裏的衣服,因此人而薄衣,這是自然之勢不是嗎,因此重視菊花的國民,欣賞櫻花的國民,在時勢進步下,一步步退後,而朝向欣賞濃艷的牡丹與西洋草花的國民前進。

頁六

    桐落一葉,天下不知秋天嗎,何況聚集時代的趣味,依花的種類,國民的命運有幾分可得,不是過言。

    牡丹的妹姐花是芍藥,其濃艷這點只是不讓牡丹嗎,其性狀是十分相似,聚集國民的趣味,具備充分的性格,這兩種花是何時從古代中國傳來我國,有數千年的歷史,在期間漸漸改良進化,因此在我國,自古是培養賞玩,從歷史可得到證明,然而一般國民間到處廣泛栽培,這種花是很氣派的,如孔雀在破屋栽培是不適當的,牡丹與芯藥在狹隘的庭園種植,沒有不協調,是其中一個原因,

頁七

原本花投向一般人們的嗜好,是有各種事情的關聯,只是這樣的花是氣派且豔麗,不用說這是很好的。例如最近頻頻流行「大麗花」,為何投到世人的嗜好,廣泛植栽,首先第一是這種花特別艷麗,其色彩富有變化,是其主因,然而,這種花從初夏至晚秋,永久開花,其特性是強壯,誰都可以容易的栽培,的確聚集了世人的喜好,還有菊花以前是世人賞玩,一個原因是晚秋、千花漸漸絕跡,獨自開花,依各種原因,人人是否賞玩而有區別,沒有錯的,最近,漸漸培養草花的技術擴開來,有什麼困難,具備特性的植物,依其方法是容易栽培的,

頁八

根據以上許多特性,有第一資格的花是花色艷麗較好。

    況且,開花的季節,第一要點依栽培的方法,或利用溫床與溫室,在喜好的季節,不問四季都開花,只是花與葉及至莖的形狀、風姿,挑撥人的的嗜好。因此,從牡丹與芍藥開始,例如在晚春開花是自然的季節,依人工的配合,利用溫室,栽培的坊法,即使早春、秋季或冬季都可以開花,四季都可以看到,沒有區別。期望的季節都可以看到牡丹與芍藥的風姿。至今的事情,是沒必要敘述新的牡丹與芍藥,牡丹是自古我國

頁九

世人所認可的花中之王,不抱名花,世人以菊花、薔薇、菖蒲比起其他草花,沒有賞玩,不用說是很不可思議的。之前所述,開花的季節與開花期短,有相關連,強勢期的此草花的栽培,因為牡丹吐出特有萬丈的氣炎,很少人能拒絕,恰如其內吸收到深奧的寶物,剛好喚起人的記憶,認同古來萬花之王,牡丹是人人誰都無法拒絕,失去世人的注意,然而時勢漸漸進步,此藏在深處的寶物的牡丹不能不出來,不只是我國內,現在歐美也引起注意,年年出口至外國,特別是美國,

頁十

數量也增加。

    若乘此際的時勢氣運,計畫改良牡丹,養成新品種,開花有了變化,花姿與色彩不同,一層層的艷麗度增加,牡丹確實是世界萬花之王,橫行濶步於萬國,成為受誇奬的曰東之國,一是重要的出口物品,必定非難事,栽培花草有志之士,作為東洋的名花,漸漸受到世界誇讚其美。


 


2022年2月3日 星期四

日本國號的由來

 

岩井大慧,〈日本國號的我見〉,《東亞學》,第壹輯(東京:日光書院,昭和149)

127

一序言

    記憶昭和十年七月,我國從政府向中外,發表有關國號重大的聲明,這是從AK播放至全國,相信恐怕諸位讀者都有留下這樣的記憶。即此,以前外交文書,或對外通商,廢止用英語、美語ジャパン(Japan),法語ヤポン(Japon),德文ヤーパン(Japan),義大利文ジャポヌ(Gipaone)等等,今日對任何國家,一切以ニッポン(Dai Nippon大日本帝國)作為稱呼。同時,英、美語用エンペロー(Emperor)、德文カイザー(Kaizer、法語アンペロー(Imperour)、義大利語インペラト(Imperator)等,翻譯天皇的用語,今後一切不用,只用(天皇Tenno)

    我國承認新成立的滿洲國,退出國際聯盟,打破一切舊有的束縛,順應所謂東亞的新情勢,朝向建設新日本,在外交場合,可以看到開始第一步,演奏前進的交響樂,但,這在歷史上來看的話,不得不承認是重現的一個復古主義運動。

128

    在今日歐美各國,我日本在各國語詞,有各種的發音來稱呼,根據前面所揭的數例,也可以明白。誰都知道,在十三世紀,東遊義大利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所著《東方見聞》,記載我「日本」稱作チパング(Zipangu)這個Zipangu,是日本國(Jih pen kuo)北中國的音訛傳,這是東洋學者們所認同的。然而,前揭決定聲明的ニッポン(Nippon)是長江沿岸的南方音,如後段詳述。我們對此有很深的興趣,存在這小篇文章主要的著眼點。

    我國古代稱呼的方面,大八洲國或豐葦原中國,千五百秋瑞國,磯城島國,秋津洲,耶麻勝等各種的稱呼,曾記在「記紀」是值得注意。這些稱呼的起原,或因我國土是由大小長短無數的島嶼所形成,或在畿內一地方有豐沃地,或天皇行幸的一個所在地,以此中心來考量,不難想像各種的事象發生的情況。然而這都是讚美稱歎自己的佳名,是可以領會出來。

    其次,我國古代的狀況,從隣近諸國的的紀錄,即朝鮮及中國的文獻所載,是周知的事實。至於稱呼的方法,根據時代有所不同。最古老是倭、倭國、倭人、倭眾等,

129

有這樣的稱呼方式。特別這個稱呼,最初指北九州的一部分,指全部日本是很後面的世代。其次,是稱作海東,接著是日本。近世,所謂東洋,在字面上是我國的稱呼。這些是數種稱呼我國的方法,現在只就「日本」來論述。

    自己這次觀察的視點,從國外來看日本的史料,在此明言主要是多依據現存中國史書。國內史料,應多以所傳為真,但在編纂史書時,持有或某種目的、意義、理念之場合,主觀干涉了客觀情勢下,被記錄。然而,在國號等有這樣的問題,與對外交涉有相互作用,最初是產生這樣的性質,在他國的記載,意外虛心坦懷、客觀的描寫,作為史料,正直思考。在後段揭示的二、三個實例,是可以信賴的。

    中國自古是重視文字,作為文獻之國、紀之國,是世界其他沒有能見到的。所謂經、史、子、集四大分類的文獻,不僅全以文字汗牛充棟。在這些文獻中,傳遞我國的山川、風俗、政治、經濟、宗教、地理、物產等事情,也決不少。中國官撰正史,必有言及我國。只就正史,舉出已存的二十七史。況且,在其他別史、雜史、史評、史鈔、載記及地理、紀行、雜筆、日記,不遑枚舉。

    現今二十七史正史中,上根據《前漢書》,下至最近的《清史稿》收錄我國有十八處。其中,指我國稱作倭或倭人或倭國,有十一,日本或日本國的記載有八個。進而,詳細說明的話,《後漢書》、《梁書》、《北史》只記載倭,《前漢書》、《魏志》、《晉書》種倭人,《宋書》、《南齊書》、《南史》、《隋書》、《舊唐書》種作倭國,僅《舊唐書》、《新唐書》、《元史》、《新元史》、《明史稿》、《明史》、《清史稿》記載日本國。最要留意的地方,劉昫所撰《舊唐書》有倭國、日本兩種記載。而,歐陽修所撰《新唐書》,倭全消失,無所見,只出現日本。之後,再詳論,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西紀六四八年),我國孝德天皇大化四年記「倭國」,則天武后長安三年(西紀七○三年),我國文武大寶三年以後的記事收有「日本」條,自己在此處理的問題之一,簡要的話,可得知在中國唐以前的史籍,我國稱作「倭」,唐以後稱為「日本」。現在中國史籍中,出現倭與日本的方面,可以一覽輕易了解,

表略

131

  所謂正史中,或地理的關係,與我國沒交涉,我國與大陸的交通仍沒完全開啟,沒有紀錄的也有。例如:有名的司馬遷《史記》屬後者,陳壽的《吳志》、《蜀志》,薛居正的《舊五代史》,歐陽修的《遼史》、《金史》等,

132

屬後者。總之,以上表記,隣國中國的史家眼中、筆裏,如何反映出我國呢,可以獲得的材料,是特別的多。從這些中,可以找到我國稱作「日本」的源流,企畫為小篇文章。

    自稱日本的國號,或從他地稱呼,他稱的話,何時、何處之國以此為名,還有自稱的話,我國史上,從何時起,是何因有此稱,還有發什麼音,有什麼變化否,這些相關的問題,任何人也必須知道,還有對此有興趣了解是正確的。如此的話,這些問題,很快速從前輩學者的議論,從德川時代起,明治、大正時代諸學者之間的研究持續下去,至今昭和,順利根據各種議論,仍沒有歸一。當然,現在這些論述、批判沒足夠的說明,這不是主要目的,以自己的思考,舉出二、三個例子。

二、自稱說、他稱說、折衷說

    如前述,在日本國號的研究上,從各種的觀點,相關的問題有很多。在此,先依順序,介紹前輩的數說,在此之上進行自己的考量。

    「日本的國號是孝德天皇大化元年,為對外國宣示,新的制定,字音發為ニホム,在《日本書紀》〈皇極天皇〉卷,稱ヤマト,書寫為日本,在編纂《日本書紀》時,改書寫,原本ヤマト以日本為文字,是日本書紀的開始。」

    本居翁稱《日本》,是與大化革新同時制定,而因對外的必要而起,自稱或他稱,沒有使用文字,可是政府制定,先自稱也有問題吧。就讀音方面,之後另再詳述。本居翁的考量,ヤマト(Yamato)是原本稱號國號的訓,其字音是ニホム(Nihom)。在此銘記,ニホム與M結合一事。

    對本居翁的自稱說,明確主張他稱也有。伴信友在其著作《中外經緯傳》中主張的大致,其次說明。「稱作日本,是原自韓國人開始,因為這個詞是很好,我國也採用。」根據伴信友的話,從朝鮮半島旁,指我國,稱呼作日本。以此說我國,國號是採用他國的稱呼,借用此說,這是純粹他稱說。伴信友沒有觸及讀法,就自他兩稱說,在此仍是妥協的態度,

對此兩說採折衷的說法出現,即木村正辭博士的主張。「日本的稱號,是三韓人說出的,作為我國號是最適當的,於是成為萬世不易的稱號,最初特別只是對外國人時所用,讀音是ニホン,但之後讀為ヒノモト,用在枕詞等,在《日本書紀》稱ヤマト,文字寫成日本,是在撰寫《日本書紀》時,填入的文字。」木村博士的想法是採用本居與伴的兩者妥協的說法,在此新的日本文字,讀法訓為ヒノモト(hinomoto),這裡的(hinomoto)的稱呼是何時、如何產生的,從何時開始使用,就此沒有任何說明,是十分遺憾的。

   然而,透過星野恒博士的「日本國號考」及「補考」,綜合來歸納,可以看出一段進展。「從上古很早,我國人之間稱ヒノモト。日本的文字是孝德天皇大化元年,對ヒノモト所填用的字,撰定的本旨,對外國,改定國號文字,不是改變國號,在國內不拘訓義,猶與倭字相同,ヤマト訓,其中字訓讀為ヒノモト。還有,對外稱呼時,字

音是簡便直捷的讀法,後世專間採用漢文,多數讀音,一般ニッポン作為發音。」星野博士的考量是我國人自上古很早,有ヒノモト(hinomoto)的稱呼,中止這樣的說法,是孝德天皇大化元年以日本為文字,對外國改定國號的文字,不是主張改變國號,堂堂自稱說,是依據磐石的礎石。而本居翁將Nihom讀音改成Nippon這點,是頗有趣的。星野博士對從上古很早開始的hinomoto的稱呼,填入日本的文字,只是從上古很早,在我國史上,何時開始,不幸沒有談到。

    星野博士的自稱說,對此問題,下了如鼎般的重量,還有固守他稱說如英勇的武將。內田銀藏博士在〈日本號的起源〉,大要在其次論述。即「日本的文字,最初沒有以ニホム為字音,也沒讀作ヒノモト。在現在的《日本紀》〈神代卷〉,日本訓註為耶麻騰,與倭字相同,一般讀作ヤマト,但是在《古事紀》只書寫倭字,沒有書寫日本,《日本〔書〕紀》是從前歸化人之手而成的紀錄,國號多襲用ヤマト,書寫為日本,《古事紀》是稗田阿禮依所傳誦的《舊辭》撰錄,二者的材料性質相異。即以日本為文字,稱ヤマト,國號以漢字書寫,

136

倭、耶魔等文字,不過自然使用。ヤマト填用日本的文字,必定很早,ヤマト是稱作ヒノモトクニ,在思考寫成漢字,開始用日本,在上古,我邦稱作ヤマト,對外稱ヒノモトクニ,或有這種吧,然而以日本為文字,是以ヒノモト為義,ヒノモト稱呼之開始,以此寫成ヒノモト的原語,另為了讀ヒノモト不得開始使用。一般使用的國名ヤマト的話,國名的日本訓為ヤマト是很自然的,使用日本的字,一定稱作ヤマト常用的國號,寫出習慣使用以外的漢字,從這個動機而起我國開始欣賞這個文字,應該是漢韓種的文士、漢文學者,最初恐怕,是這些歸化人與在韓與日本政府有關係的人,主要在使用。因此,在韓半島,上古倭字,接著亦使用日本的文字,是不容質疑的。或是最初使用這個文字,可能先從韓半島開始。特別是對韓的諸屬國往復文書等,喜好填用此文字,使用此文字,自然成為公認,大化革新時,仿效前例,在詔書填用此文字。然而,使用日本這樣的文字,是從何時開始,《繼體紀》二十五年條引《百濟本紀》之文,「又聞日本天皇及太子皇子俱崩葬,

編纂此書的時代,當然由此以後如此,可看到此文的趣味之處,採錄同時代紀錄的原文推定,我國在繼體天皇之時,不能不認同已根據韓人使用。」此說,應留意的是,日本的稱呼是,漢韓的文士、學者等歸化人所稱嗎,在韓與日本府有關係的人也使用,大化改革時,在我國也公認使用,在詔書所用的一條,作為其起源,在繼體天皇時,即同天皇廿五年,皇紀一一九一年(西紀五三一年)就稱呼的方法,本居翁的ニホム,星野博士的ニッポン或ヒノモト一起是不可,主張應讀作ヤマトYamato)。全批評舊的諸說,引起論戰,提倡他說,就起源論及讀法,自己無法表示讚同,是很遺憾的。

三、中國史籍出現的日本

    在前節所列舉的,在我國對於「日本」二字,有ヒノモト(ninomoto)、ニホン(nihonn)、ニホム(nihom)、ニッポン(nippon)、ヤマト(yamato)等,種種的訓讀方法,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在隣國中國的文獻,指我國的稱呼,從「倭」與「日本」二種是確定的。

138

而,討論「日本」,與「倭」是有關連的說法,這是沒有徹底的,自己就已有發表的文章,現在仍沒接觸。

    其次,就「日本」的字面,在記錄我國的中國史料,有何書寫呢。首先在序說,表示七世紀中時,出自魏徵的《隋書》,仍未出現。即西紀七世紀中時的中國文獻,以日本作為稱呼我國,仍未出現。

    到中世紀中枼劉昫的《舊唐書》,一書中收入〈倭國傳〉與〈日本國傳〉,在〈日本傳〉書寫:「日本國是倭的別種,其國在日邊,因此以日本為名,或稱自己惡倭國不雅,或說日本併舊小國、倭國的土地。入朝的人很多。以矜,不實對,故中國對此存疑。(中略)長安三年其大臣、朝臣真人來貢物產。」根據此記述,我國忌嫌以前使用的倭稱呼不雅,自己捨棄此名,改以日本為名。同時,改名的因由,明白「此國在日邊之因」而記錄。可是就年次而言,較少也沒有言及於此。但,強而求之的話,在前也有一言,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西紀六四八年),與則天武后長安三年(西紀七○三年)間,插入前記的記事,換言之更詳細敘述,唐高宗永徽四年(西紀六五三年)的遣唐使,即第三回大

使河邊麻呂、副使藥師惠日及高向玄理等一行人入唐,在〈倭國傳〉中所載,則天武后長安三年的遣唐使,即第八回粟田真人、坂合部大分等一行來,以後的記載收入〈日本傳〉中。大概推定,切確的年代也沒出現。然而,歐陽修、宋祁的《新唐書》,根據新史料補充所見,有了明確的年代。現在,在同書記載「日本」的稱呼,前後有些書寫可見。「永徽初〔元年西紀六五○年〕,其王孝德即位,改元曰白雉。〔五年〕小野〔錦之誤〕下河邊麻呂等,繞道新羅,到達長安,如虎魄斗大,獻碼碯五升之器。當時,新羅、高〔句〕麗、百濟為暴,高宗賜璽書,出兵,支援新羅,不久孝德死,立其子天豐財〔齊明天皇〕,死後立天智,明年使者與蝦夷人都來朝。(中略)天智死,立子天武,立子總持〔持統之誤〕。

    咸享元年遣使,賀平定高〔句〕麗,後,學習夏,惡倭名,更改以日本為國號,使者自言,近日出之國,以此為名。」

    或云,日本乃併小國、倭國。故冒其號。使者,不以情現,故引起懷疑。又妄誇大,其國都方數千里。西南盡為海,東北限於大山。其外,稱作毛人。長安元年,立王文武,改元為大寶,。遣朝臣真人粟田貢獻物產。朝臣真人

140

如唐尚書也。(中略)〔則天〕武后在麟德宴請,授與司膳卿,還之。文武死後,立阿用〔閉之誤〕,其死,立子聖武,改元曰白龜。開元初,粟田再來朝。〔後略〕」咸享元年是唐高宗的年號,我國天智天皇九年(西紀六七○年)。他國的史籍,法定「日本」國號,並有記上正確的年代,有了最早的紀錄。內田博士以前記《新唐書》的記載「不足以憑信。」引用這個批評《三國史記》新羅本與《東國通鑑》的「倭國更改為日本國號,自言接近日出,以此為名。」提出「更進一層,傳謬謑,不足以採信」,還有「咸享元年,改日本國號為非,根據同年在以後,傳其事。而,寫下來「《三國史記》與《東國通鑑》的記事,根據《唐書》,不足採信。松下氏及本居大人很早已有此論。」,我們決不可說咸享元年改為日本國號。不可相信《唐書》,松下、本居翁的說法,國學者偏愛我國,結果陷入輕中國文獻之弊,不用說是失去批判力。

    就粟田真人而言,長安三年進入唐,翌年回到日本,後段再述,讀者應有記憶。

    在此,還有從傍的前揭史料,事實有立下證據。我國與百濟的關係

與新羅的關係即此。現在很困擾,省去列舉文獻內容,與高句麗結合的百濟,受到我國的援兵,想要挽回衰運,和唐與新羅的聯合軍戰鬥,不幸失去勝利,最後百濟被唐將劉仁軌所滅。這是在唐高宗龍朔三年,我國天智天皇二年(西紀六六三年)。在此前後的記載,限於我國有關,倭、倭國、倭眾,只在字面出現。而從龍朔三年起,二年以後唐的麟德二年八月年所記一同可看到「倭國」。當時,透過百濟的歷史,至其滅亡,仍沒有「日本」的稱呼。看到內田博士的〈百濟撰記〉有寫了「日本」的文字,不得不懷疑。根據之後的理解,是吧。然而,之後新羅孝昭王七年三月條,「日本國使至」開始見到有這樣的紀錄。這是唐中宗嗣聖十五年,即則天武后聖曆元年,我國文武天皇即位二年(西紀六九八年)。從以上的理由「日本」的稱乎,在中國史書出現於七世紀末。

    因此搜索我國相對應的史料,前揭唐高宗咸享元年,我國天智天皇九年,回溯二十五年孝德天皇即位一年,即大化元年,唐太宗貞觀十九年(西紀六四五年)條,《日本書紀》卷第二十五,其次所記,即「大化元年秋七月丁卯朔 丙子高〔句〕麗、百濟遣使,進貢。百濟調使兼領任那使,

142

進任那之調,(中略)巨勢德太臣高〔句〕麗使,宣布詔曰明神御宇日本天皇的詔旨。」還有百濟國的使節條,使用相同的內容,有這樣的紀錄。這史料是立論的根據,本居宣長翁是在前揭主張「日本國號,在孝德天皇大化元年,為示外國新制定,字音讀為ニホム」以「日本天皇」為使用文字,本居翁所言,不僅以向外國宣示,在同書紀中,國內也有使用的例子。即大化二年春正月,宣布改革的詔書,如二月條。《日本書紀》卷第二十五,大化二年「二月甲午朔戊申,行幸天皇宮東門,遣蘇我右大臣,詔曰明神御宇日本根子天皇集侍卿等,連國造伴造及諸百姓詔,聽聞朕。」可以看到這樣的記載。與前場合不同,日本與天皇之間,加上「根子」二字。本居翁不能不注意詔敕。翁給與這一個解釋,這不是給異國國人的詔,這是建立之初,賜給庶民的詔書。所謂庶政一新,大改革之後開始,有這樣的想法。任何都有,在日本方的史料有顯示「日本」的文字,七世紀中期出現。尤其編算《日本書紀》,從此屬於後世,元正天皇養老四年,唐玄宗皇

143

帝開元八年(西紀七二○年),八世紀初,這是誰都知道的吧。應該留意這個,根據書紀編者的注,書寫「日本」,全部讀成ヤマト(yamato)就發音來說,後節再述。

    七世紀中枼魏徵所撰《隋書》出現,從我國派至隋國的遣使之際,文帝開暀二十年(西紀六○○年),依然以「倭國」為名。其次,隋煬帝大業三年(西紀六○七年)的遣隋使之際,持有名的「日出處天子」的國書,翌年携「東天皇」國書西行(此記載只見於《日本書紀》,《隋書》沒記載。關於此處,在後節論述。)曾在前揭唐高宗咸享元年,我國天智天皇九年(西紀六○七年)的遣唐使,開始使用「日本」的字,開啟交通。

    其次,則天武后長安三年,我國文武天皇大寶三年(西紀七○三年)遣唐使的場合,沿襲這個,同様用「日本」的字面交流,今後經常使用。這樣的事實,從中國方面的史料可以分曉。

    現在,最後出現是則天武后長安三年,「日本」的文字,在中國方的史料,進而從此立證的紀錄,還有一個。當時我國,使用「日本」的字面,相當普及,在雄辯的說明,其次揭示。《續日本紀》文武天皇慶雲元年秋七月,粟田真人任遣唐使,由唐回到日本,在他們的國家也有這樣說明的條文,

144

「至初唐,當時有人問曰,從何處來的人,回答曰日本國使者,我使反問,這是何處州界,回答曰是大周楚州鹽縣之界。進而問之,之前為大唐,今稱大同,何緣此國號,回答永淳二年天皇大帝駕崩,皇太后登位,稱聖神皇帝,國號大周。」文武天皇慶雲元年,他國則天武后長安四年(西紀七○四年),《舊唐書》開始可以看到「日本」,粟田真人進貢入唐物產的翌年。來看的話,對方與我的史料是合於符節的,兩者一致。根據前述,我國天智、文武之時,「日本」使用普及當時的智識階級,這是可明白的事實。

    在我國,作為國號「日本」文字使用之初,有結果的時候,前揭中國史書的關聯,是很圓滑的。

145

用日本文字,填用。」「從上古很早」,是指何時,不明確。還有以前許多學者,聖德太子攝政以國書遣使隋國,我國的國號典故,沒有有些躊躇。從種種的情勢,特別是這件。這個問題,世間仍有不知道的地方,從中國史料與日本史料之間,來介紹。而對此,我敘述自己所見,魏徵的《隋書》〈倭國傳〉的記載。「煬帝大業三年,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來朝貢,使者曰聞西海的菩薩天子重興佛法,故遣使朝拜,兼來沙門數十人學習佛法,其國書曰日出處天子致日沒處天子書,無恙云云。帝覽之不悅。鴻臚卿謂曰蠻夷書無禮,聞勿以復。」隋煬帝大業三年,我國推古天皇十五年。這國書是他小野妹子持來,誰都知道。國書中所見「日出處」,作為我國號「日本」的典故,發現是聖德太子攝政的自主外交,將來我國國內完全統一結果,向外部伸展權勢的放射力,大國隋有全對等的接待,最有意義的文獻,我國誇耀的一文。一讀時,我不覺叫快哉的文字。然而不可思議,在我國史任何書都沒留下,郤在他國的史書收錄,這我們東洋史學學徒

146

,有一段感謝的心情。真實正銘的史料與《隋書》大致同時出版是延壽所撰的「北史」也可證明。此國書還沒使用「日本」,可是ヒノモト(hinomoto) ヒノイヅルトコロ(hinoizurutokoro)的話,在成為棈神、思想,可以完全認同。這樣的大事,在我國《日本書紀》脫落。

    在《日本書紀》卷二十二推古天皇十六年九月條,唐客斐世清回國之際,在廟堂,小野妹子為大使,吉士雄成為小使,作為翻譯官,唐客在遣回時的對話。「爱天皇聘唐帝,其辭曰敬東天皇,白西皇帝,使人、鴻臚寺掌、客斐世清等至,久憶,方不解。秋季薄冷,如何尊候。想清念,此即如常,今遣大禮蘇因高、大禮乎那利等往。謹白,不具。」

    此事還沒法說明,第二次差遣妹子之際的國書。蘇因高可證為小野妹子。因自己已發表,現在省略。乎那利是吉士雄成可明白。在國書,我國書東,讀作ヤマト(yamato),彼國書寫成西,讀成モロコシ(morokosi)前回第一次國書,彼我兩國的主權者一起,「天

子」稱呼,冠以「日出處」、「日沒處」作區別「東天皇」「西皇帝」。而,東西是彼我兩國以地理位置來區別,替代之前「日出處」「日沒處」的文字,沒有不可思議。不用說,東是日出處,西是日沒處,與之前同様的思想,可知從從精神來書寫。可是,我國的天皇,隋改為皇帝,在第二次國書書寫《日本書紀》的記載而言,不再檢討嗎。

    首先煬帝第一次國書看到「日出國天子」的態度,引用前述《隋書》「帝看了之後不悅,鴻臚卿謂蠻夷之書無禮。勿復。」充滿自負之心的大隋皇帝,蓋有如此作法。尤其如此,煬帝的不悅,妹子見聞沒考慮後回日本。而目擊當時大國實力回去妹子,再度持國書與前回有一差別的「東天皇」「西皇帝」的國書。

    妹未對第一次國書,從隋朝對我國的國書,根據相當憤怒,是不難想像。因此,妹子拿著返書呈給我國皇室,考慮非禮。回途中,在百濟境,宣稱受到小偷,無法返奏。這條消息,在《日本書紀》推古天皇十六年六月條明記。

148

「爰妹子臣奏曰,臣參還時,唐帝以書,授臣。然,經過百濟國之日,百濟人探掠耶。是以,上無法得。」果然嗎,不得不懷疑。

    假令,這是不可抗之力,這時妹子是大大失態,而沒有大的處罰,再度以大使之命,來中國。沒有何等理解當局的話,是無法解決的難題。

    第二次「東天皇」「西皇帝」國書在《隋書》沒記載,斐世清回朝報告也很簡單記載,思想一樣,不得無疑。進一步思考的話,就第一次「日出處」國書,我國史料《書紀》沒有任何記載,只是見「十五年秋七月派遣大禮小野臣妹子至大唐,以鞍作福利為通事。」都沒寫到持國書之事。何況國書的內容,也應沒有。我思考,以當時我國出使隣國隋,實際是開闢以來的一件大事。而發現作為聖德太子攝政的政治思想,持堂堂「日出處天子」的國書而行。為何古文獻湮滅,考慮之中,是作為讓步,第二次「東西天皇」「西皇帝」國書而言,在歷史上忘了口傳,第一次就「日出處天子」國書,沒想到在歷史忘郤失念。《書紀》缺乏第一次國書,《隋書》

則有記載。《隋書》缺了第二次國書,《書紀》有保留,而第一次、第二次國書相距僅十四個月。偶然,結束了,太奇怪。進一步思考,接著不能不考慮。

    首先,從我國第一次帶「日出處」國書出使隋,是明瞭的事實。在前述中國是紀錄之國、文字之國。由此來思考事實是沒任何問題。而第二次國書,原本「日出處天子」「日沒處天子」與第一次國書相同,《書紀》的編者沒有換成「東天皇」「西皇帝」嗎。作為理由,自己接著來思考。

    第一次國書與第二次國書之間,僅僅十四個月,其間彼我的主權,兩者書寫天子的思想,「天皇」「皇帝」有明確的區別發展,是國史上沒想到的。若原正天皇的《書紀》編者時間的經過,考慮兩國書之間,聖德太子攝政的推古朝時,發芽的自主外交,國家中心思想,經過以中大兄皇子為中心,孝德天皇大化改革,進而皇子即位的天智天皇通過近江朝的諸制度、朝禮、百般典禮、創定的期間,漸漸確立。當《書紀》的編纂,「日出處」「日沒處」兩天子,相信不能不說各自書寫成「東天皇」「西皇帝」。自己認為有了書寫替換,口語相傳,文字沒記載,全在短短的時間,為了同「日出處天子日沒處天子」,一方改為「東天皇」

150

「西皇帝」,有誤重複一方,或全誤遺失了,以至《書紀》缺了「日出處天子」的國書吧。然而,《隋書》缺乏第二次「東天皇」「西皇帝」國書的記載,應如何說明呢。這裡用很簡單的整理。第一次國書之際,煬帝很不高興,「蠻夷書是無禮,聞勿以復」,鴻臚卿也生氣。煬帝不悅,懲罰鴻臚卿,恐再逆鱗,忠實守住「以聞勿復」,沒有再聽到了吧。以此來思考的話,《隋書》沒收錄第二次國書,相信是容易解決的。

    然而,考量我國為日出處的思想,聖德太子,突然想到,立即使用吧。其次產生疑問。hizurutokoro hinomoto的思想,後段所述「日本」發音的關連,現在仍沒接觸這個問題。星野博士hinomoto的思想,只敘述「自上古很早」,沒有說到溯自何時。

    自己就此而這,想要提供一個私見。我國古代的稱呼,在神代時期,稱作秋津洲,在序記已有敘述。今日以漢字秋津洲,我們先入為主,引起了錯覺。我國是豐穰之國,與秋收穫有什麼關係。使用文字,是日本語古音的漢字來使用,不過是借用。

アキツシマ(Akitusima)的日本語。因此有別其他更適合的漢字。

    在此,我將秋津洲換成明津洲,應沒什麼問題。全是同一個發音,只是借字替代。仍沒有說明,洲是國嗎、地方嗎。津是「中國」或「沖島」或「內國」或「國神」或「天風」的稱呼,「」是借字,名詞與名詞之間「の」是負責的工作。

    明津洲是所謂明之國吧。進而,了解的話,明神之國、日之御子治理明之國、明之國,「明國」「日原本之國」即其現實,這指我國的稱呼,相信從某時對外使用,發展而進行。不以日本為文字的使用,但其精神、思想是從非常古早開始。恐怕從神代已開始了。原本,誰都無法明白開始。這個思想漸漸發展,經過在次節所述的階段,在聖德太子攝政時,成為最初的外交文書,成文字化來使用,他的「日出處」國書,進而以「日出處」為原基礎,次成為「日本」文字吧。基本是我自己的意見,期待各位的高見指教。111.2.4